立即點擊


標題

台灣有幾年歷史了?


問題


台灣有幾年歷史了?400嗎?300幾年到幾年?


最佳解答


明、清時期的閩粵居民,寧冒瞞騙官府與魂斷黑水溝的危險,不顧「六死三留一回頭」的警告,一批批渡海前來,入墾這座由原住民族與瘴癘之氣統領的大島。這批偷渡客,便是多數台灣漢人的祖先。 時光拉回近代。一九四九年,一百五十萬中國人民跟隨國民黨撤退來台,落地生根。一九八七年台灣解嚴,大陸偷渡客再度湧現,淪為波臣者難以計數。一九九三年,台灣政府開放大陸配偶來台,至今已有十幾萬個女人泣別家鄉,跨海尋夢。 白米的故事 白米區四里,兩山挾峙,一溪流貫,俗稱白米甕,其實區內的稻田不多,取名「白米」二字,透著些古怪。 地方上因此流傳幾則故事,相傳,清道光年間,拓荒先民來到白米甕,披星戴月,日夜工作,可惜風雨不調,年冬很差,有一餐沒一餐的,日子過得很艱困。 這時,猴椅山上一位得道仙人,把事情全看在眼裡,起了惻隱之心,一天夜裡,他變化成一個老翁,步下山來,施展神通,在山麓下幻化出一座石洞,石洞內有一個大石甕。 大石甕每天會湧出白米,只要有人帶木斗前來祈求,洞裡的米甕就會自動流出白米,說來奇怪,每次流出的白米,剛好夠一家人吃飽,不多也不少。 如此過了好幾年,白米甕仙人賜米的消息,慢慢傳了開來,求米的人越來越多,消息傳到一個名叫「阿夫」的人耳裡,認為是賺錢的大好機會來了。 阿夫平日好吃懶做,又極是貪心,他心中暗想,一定是米甕的裡面藏了很多米,如果把米甕挖開來,一次就得到許多米,一夜致富,何必每天跟著排隊,只等到一大把米。 就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,阿夫帶了鑿子、鐵槌和鋤頭,見四下無人,偷偷把米甕的底部鑿開,伸手去掏米,結果,裡面空洞洞的,什麼也沒有,他一不作二不休,甘脆把米甕整個打破,結果,連一粒白米也沒有找到。 第二天大清早,百姓像往常一樣,帶著大小木斗排隊,等待接米,發現山洞塌了下來,米甕碎裂,從此,白米甕再也不湧白米,只剩下白米甕這個地名。 不過,根據歷史記載,清光緒三年,登仕太郎王家驥,奉名派駐蘇澳,住在金面山上,有一天,他登高覽勝,發現一條河迤邐而來,溪床上白石密佈,粒粒如白米一般。 放眼望去,猴椅山、畚箕湖山、白石山、西帽山,環境包裹,形勢有如米甕一般,作詩描述,於是,長安、永樂、永春、永光四里,就被稱為白米甕。 另外,里長莊阿埔、張榴柱等人,聽得先人提起,以前白米甕是一大片草地,羌、鹿、山豬、猴子等動物成群出沒,半天狩獵就夠吃好幾天,「撥米」很容易,就像從米甕中掏米一般,所以叫白米甕。 頂莊的故事 大約在西元一七00年代,有兩姓人家,大老遠從大陸渡過黑水溝(也就是現在的台灣海峽)來開墾,一位林姓,名字叫做林耀烈,從福建西河縣過;一位莊姓,從福建天水縣過來,兩人登陸時,結伴來到此地定居開墾,早期開墾很辛苦,乾旱無水灌溉,用人力九人踩水車引牛稠溪溪水上來灌溉,即俗稱九搬車的由來。 頂庄里以農為生,位於嘉義市的東北角,東有新店里,西有中庄里,北有後湖里,南有太平里與民雄鄉秀林村,牛稠溪為界,人口有8000人,共2136戶,面積是0.7公頃,尚有50甲農地未開發,是目前嘉義市最有發展空間的里,生產資源有稻米、甘蔗、綠竹筍、蔬菜。目前外地來的居多,大部份是上班族。 頂庄社區的過去幾乎都是以農業為主,種有稻米、麻仔、土豆、蔬菜,望眼看去是一片片翠綠色的大平原,因此古早以前又有“大汪洋”之稱。靠近牛稠溪這邊都種甘蔗,那是日本來統治台灣時,認為這塊土地很有發展的潛力,獎勵百姓種甘蔗,種一分有補助幾拾塊錢,以當時的時空背景而言,價錢算是很高了。然而隨著台灣的工業化,廢棄的污水污染了平原,許多雜穀或蔬菜都無法順利收成,只剩下稻米收成良好。 這造就麻結群覓食的奇景,每到稻子結時,成千上的麻便飛舞在稻田上,一飛上天佇立在綿延數拾公尺長的電線上,一躍而下,站在稻穗上,稻穗低頭俯首,搖曳舞動,美不勝收,聽說:「麻雀雖小,志氣高昂,人類絕對不能捕捉,若被捕捉牠還會咬舌自盡,絕不讓人飼養。」 社區裡有一條野溪及鐵道遺跡,野溪源頭是在圳頭裡,下游到香湖里,接北排水道,早年用來灌溉,如今成為家庭廢水的排水道,夏季時有兩水沖刷,不會很髒,但乾季時污染情形嚴重。溪裡可見優游的小魚(溪哥仔),還有烏龜、螃蟹,沿溪有蜻蜓,蝴蝶飛舞以及自然生長水生植物,很多自然生態沿途可見,頗為清徹。 頂庄的歷史,據前輩口述得知,頂庄靠近牛稠溪與崁頂,約有十來戶,後來受到溪水沖刷,慢慢的下陷,被大走沖走數戶,剩下的就搬走了,頂庄就沒了。這一里舊名叫「台斗坑中庄」,舊名叫做「中庄里」也叫下庄,因頂庄沒有了,光復後改為頂庄里。


其他答案





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,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


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1016000014KK03310

9B6DD2293601A09B
arrow
arrow

    知識百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